• 网站首页
  • 本所概况
  • 杂志导读
  • 投稿须知
  • 在线投稿
  • 邮箱投稿
  • 联系我们

栏目导航

杂志导读
邮箱投稿
邮政投稿
在线投稿

学术动态Dynamic

  • “逆向而行:面对疫情的社会...
  • 铭记伟大胜利 捍卫和平正义...
  • 扎实推进社科学术期刊建设
  • 一场别开生面的“云运动会”
  • 不忘建所初心 牢记修史使命...
  • 杜志雄书记一行赴云南省调研...

关注三农Focus on

  • 我院召开疫情防控联络员培训会议
  • “西部之光”访问学者和少数...
  • 人事局第一党支部召开学习党...
  • 2020年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术...
  •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、党组...
  • 人社部、财政部、国务院扶贫...
  •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扶...
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杂志导读 > 2019年 > 02 > 信息摘要

协同治理下的空间再造

【出 处】:

【作 者】:渠鲲飞 左停

【摘 要】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一种重要手段,它的功能发挥取决于对其本质认识基础之上的有效治理。在空间贫困理论观照下,易地扶贫搬迁的本质是改造贫困的空间因素,实现对贫困人口生计空间的再造。本文以山西省一个深度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的调研为依托,研究了在实践中如何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。移民村成功的经验表明,协同治理下的空间再造是一种可行的途径,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。首先是政府和移民社区的协同:政府通过空间让渡、能力扶持、资源引导为移民社区脱贫创造了条件;在内生权威的带领下,移民社区激活了自身发展潜力;政府与移民社区通过空间再造构建了长效脱贫机制,社区的整体贫困得以缓解。其次是移民社区之间的协同:通过社区间资源的空间重组,提升了社区生计资本质量,增强了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。第三是移民社区内部的协同:立足于社区内的关系网络和社会信任,营造出守望相助的公共空间,解决了社区内部的个别贫困问题。最终在各方的协同治理之下,易地扶贫搬迁得以成功地实现目标。本文认为,除了发挥政府和社区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的协同功能,还需要加强与资本的协同。 

相关热词搜索:空间再造; 协同治理; 能力扶持; 内生动力;

上一篇:服务下乡背景下的基层“治理锦标赛”及其后果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地址:北京市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《中国农村观察》编辑部
版权所有:中国农村观察杂志社 京ICP备05015742